國內游戲行業的“凜冬”正在過去。
1月9日,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網更新了一批游戲版號審批情況,共計84款游戲在列。
據悉,本輪游戲版號的審批時間較第一批(80個版號)僅相隔約10日,意味監管部門上月共計批準了164款版號。
官網顯示,此次版號中包含移動游戲82款,客戶端游戲1款,網頁游戲1款,且繼續以中小廠商游戲為主,三七互娛的《神魔血脈》、掌趣科技的《冷械島》榜上有名。截至目前,騰訊、網易兩大游戲巨頭尚未獲得新的游戲版號。
據證券時報.e公司記者觀察,剛過去的2018年被認為是游戲公司最煎熬的一年,在版號審批“凍結”、“總量調控”背景下,業內裁員、破產、倒閉、轉行的情況時有發生,58家上市游戲公司近9成市值在去年三季度出現下跌,最高跌幅達60%。
如今,隨著版號接連放行,讓仍處寒冬中的游戲業看到了生機。
但多數業內人士對未來卻多了一份理性,認為在游戲行業發展步入成熟期后,整體監管嚴格、規范化已是大勢所趨。
獲批版號節奏明顯放緩
對比首輪80個版號名單,上市公司本輪獲得游戲版號的數量已明顯下降。
“凍結”后的首批游戲版號下放時,包括了A股中青寶的《奇奧英雄傳》、巨人網絡的《月圓之夜》、愷英網絡的《原始傳奇》、浙數文化的《歡樂三國殺》、三七互娛的《盛世紅顏》、東方明珠的《人類拯救計劃》等,中概股中則有嗶哩嗶哩的《瑰雪黑陽》、阿里旗下公司的《武動乾坤(官方正版)》以及百度旗下公司手游《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等在列。
本輪獲批版號的上市公司僅有兩家:分別為三七互娛的《神魔血脈》、掌趣科技的《冷械島》。
對此業內人士解讀“目前對游戲版號是按上報順序審批,大小廠商間并未區別對待和優先審批的情況。”
事實上,本次游戲版號的接連放行并非沒有預兆。去年12月21日,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2018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已透露,“首批部分游戲已經完成審核,正在抓緊核發版號。”
中信建投在1月3日的行業研報中指出,根據行業判斷,目前排隊等待版號的游戲數量達7000個,即便排除其中題材不合要求的游戲,待審數量也仍有數千個,對于存量待審游戲的消化仍需相當一段時間。
從實際核發情況看,相較過往每月700余款的版號審批量,目前放行數量上已明顯減少,但眼下至少讓游戲廠商們松了一口氣。
手游用戶規模下降
時間回溯至2018年3月29日,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《游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》,稱因機構改革,將影響游戲審批工作進度,游戲版號暫停核發,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根據《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》相關規定,只有通過廣電總局審批獲得版號的網游才能正式上線運營和收費。
而暫停版號發放,且未明確暫停期限,意味著所有新網游無法商業化,前期研發投入的資金無法收不回。在此背景下,游戲業內裁員、破產、倒閉、轉行的情況時有發生。
但游戲廠商們焦急等待之后,隨之而來的還有網游總量調控、監管趨嚴。去年8月,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《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》(下稱《方案》)!斗桨浮凤@示,版署將對網絡游戲實施總量調控,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,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,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。
盡管《方案》涉及網游的內容不足100字,卻足以令網游業為之震動!斗桨浮饭嫉牡诙(8月31日),國內游戲公司股價集體大跌。
“凜冬已至”成為彼時游戲從業者的普遍共識。根據2018年第三季度A股網絡游戲公司財報顯示,有42%的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,出現業績下滑的公司普遍將原因歸結為政策、版號等。
根據去年11月28日發布的極光大數據《2018手游行業年度研究報告》顯示,手游用戶規模從2月的6.13億下降至5.25億,58家上市游戲公司近9成市值在Q3出現下跌,最高跌幅達60%。
作為行業頭部公司,騰訊的表現同樣不佳。騰訊的游戲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下降至32.03%,增值服務占總收入的比重下降至55%,這是2015年以來的最低值。
調控整體未見放松
伽馬數據發布的《2018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》顯示,在本輪暫停版號之前,近十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。2018年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達到2144.4億元,但同比增速已降至5.3%。
版號開放固然被認為是對游戲行業的利好,但游戲行業的監管趨嚴已成為業內共識,此前有關部門提出的“總量調控”,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等截至目前亦未看到任何松動跡象。
在上述游戲產業年會上,馮士新提到四點看法,包括“更好地擔負文化使命”、“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”、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”以及“推動優秀游戲海外傳播”。馮士新表示,在審批監管中,中宣部將實施宏觀調控、精準調控,推動游戲產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。
“針對產業發展中暴露出的過度逐利、侵權抄襲、消費欺詐等突出問題,我們將加快制定專門規范,探索建立信用檔案,嚴格規范市場競爭秩序,有效保護創新創造,確保市場環境公平有序、風清氣正。”馮士新說。
“從政策監管角度而言,未來游戲行業在版號審批節奏、總量控制規模、防沉迷系統設置、稅收優惠力度等方面都可能面臨新的調整,政策細節仍需后續密切跟蹤。”中信建投認為。
國金證券則預計,中國游戲市場難在2019年實現爆發性增長,增速只會有溫和的回升。對于缺乏自有流量和IP基礎的一般發行公司來說,形勢會更嚴峻。